应急管理概论(六)应急保障资源 发布时间: 2024-02-09 21:41:44 |   作者: 业务服务

  应急资源保障体系是应急管理体系运转的物资保证条件,它为实现系统资源的合理布局和动态调配进行资源配置、储备及维护等方面的工作,以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使用效能,同时提供资源状态信息、以保障总系统的正常运行。随着日益频繁的突发事件的发生,各个国家都把应急资源保障作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重要内容。

  1998年的洪涝、2003年的“非典”、2008年初的冰雪灾害和“5·12”汶川大地震,到2010年“3·28”山西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4·14”青海玉树地震,应急资源保障在处置突发事件过程中都凸显出其紧迫性和重要性。

  应急保障资源是指政府应急管理体系为有效开展应急活动,保障体系正常运行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设施、信息、技术等各类资源的总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要求“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预案,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工作,同时根据总体预案切实做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人力、物力、财力、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及通信保障等工作,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和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以及恢复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要求“建立完整应急物资监测网络、预警体系和应急物资生产、储备、调拨及紧急配送体系,完善应急工作程序,确保应急所需物资和生活用品的及时供应,并加强对物资储备的监督管理,及时予以补充和更新”。

  应急保障资源是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即自身拥有特殊的专业技能、特定的资源、设备和能力,主管着特殊的事物,担负着紧急事务应对中的特殊任务职能部门所实施的行为。这些职能部门包括事务管理、交通、通讯、信息、商业、卫生、财政、银行、保险、红十字组织等。这些职能部门在国家或区域紧急状态下,根据突发事件发展的需要,在政府应急管理综合部门的统一领导下,迅速组织和调集人力、物力、财力,支援应对工作,保证应急管理的顺利进行。通常包括人员抢救及工程救险、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交通运输保障、通讯保障、电力保障、粮食食品供应、灾民安置、城市基础设施抢险与应急恢复、应急资金供应、损失评估、接受外援等工作。

  1、保障行动的快捷动态性。突发事件应对的物资保障涉及公众生命财产的安全与社会的稳定,能否在最短的时间到达现场,以发挥特殊情况下的应急价值以及本身价值是衡量应急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由于突发事件在时空上的不确定性,应急保障物资从资源储备地到事发地,要求在时间、空间和保障物资的数量、质量上都要做到准确无误,使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发挥最大的保障效能。同时,还应该要考虑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实行应急保障资源的动态管理。

  2、保障方式的灵活多样性。突发事件往往是由多个矛盾引发的,内部原因和外部环境十分复杂。突发事件大小规模不一,种类各异,潜在的危害、衍生的灾害难以把握,加之地理、地域及旁边的环境的复杂性,保障方式和应急活动必然是多种多样的。

  3、保障资源的共享协同性。由于突发事件的特性决定了保障资源的稀缺性,同时应急保障资源又是突发事件赖以成功处置的最基本的要素。因此,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组织体系内部成员在规定的范围和程序下能够正常的使用应急保障资源,以实现保障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避免重复配置,减少浪费。资源保障一定要有较强的协同性,要求指挥统一,运转协调,责任明确,程序简化。

  4、保障资源的布局合理性。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自然环境、不同的经济区域、不同的城市类型、不一样的突发事件高发区,保障资源应有不同的分布。应急保障资源的合理分布不但可以降低成本,而且还可以保证应急救援的时效性,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资源的布局合理原则应该是“兼顾全面,保障重点”,即在兼顾全面的基础上,保证突发事件应对处置的重点部门、重点任务及关键环节的资源需要,特别是稀有资源的最佳利用。

  应急保障资源的要素是一个非常复杂、相互联系的系统。从总体上看,有人、财、物方面;从涉及部门看,有财政、公安、交通、物资、食品、农林牧渔、卫生防疫、城建、水力电力、通讯、媒体、科技、信息,以及包括军队、武警等部门;从突发事件过程看,有测、报、防、抗、救、援、建等诸环节;从保障行为看,有人员抢救、工程抢险、医疗救护、卫生防疫、交通运输、通信信息、电力、自来水、食品、物资供应、灾民安置、基础设施抢修、灾后重建等工作。

  1、人力保障资源。包括专职应急管理人员、相关应急专家、专职应急队伍和辅助应急人员、社会应急组织、企事业单位、志愿者队伍、社区、国际组织,以及军队与武警等。

  3、物资保障资源。其涉及的方面最为广泛,按用途可分为防护救助、交通运输、食品供应、生活用品、医疗卫生、动力照明、通讯广播、工具设备,以及工程材料等。

  5、技术保障资源。包括应急管理专项研究、技术开发、应用建设、技术维护以及专家队伍。

  作为执行救援工作的主体,人力资源的充裕程度、素质的高低、知识结构,以及配备合理的程度对及时、有效地开展突发事件救援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科学管理各种人才,为整个应对突发事件提供智力支持和组织保证,是应急资源保障体系中的关键要素。《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提出:“公安(消防)、医疗卫生、地震救援、海上搜救、矿山救护、森林消防、防洪抢险、核与辐射、环境监控、危险化学品事故救援、铁路事故、民航事故、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事故处置,以及水、电、油、气等工程抢险救援队伍是应急救援的专业队伍和骨干力量。”“中国人民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是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骨干和突击力量。”并指出,有关部门要制定应急响应人员开发、训练计划,建立健全一专多能的应急响应专业队伍;建立健全咨询专家库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案例库,完善专业应急队伍的管理体制,做到集中领导、统一指挥、功能全面、协调配合、救援有序。

  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基础性工作。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管理的不同层次可以把所需人才分为4类:即决策型人才、执行型人才、信息型人才和专业型人才。这4类人才良性互动、角色不同形成链条,处在不同层次、发挥不同作用,其核心能力也各有不同。

  决策型人才一般为分管应急工作的各级领导。他们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决策能力受管理者个人经验、个性特征和心理素质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好的决策人才应具备5种核心能力,即:

  4、熟悉事件的产生、发展、影响以及化解方法,对事态有整体、科学、深刻、系统和动态地把握,能在事态发展的不同阶段迅速而准确地作出相应对策。

  执行型人才一般为专门从事应急管理方面的工作或受过应急管理专门训练的各职能部门的负责人。他们要求具备领悟力、贯彻力、协同能力,专业背景强、准确把握、果断决策。既能领悟决策层的精神,又能将其很好地贯彻下去,同时,具备很强的专业背景,能从整体上准确把握事态进展,并根据事态发展迅速而果断地制定出可操作性的行动计划。由于从事应急管理方面的工作人员需要经过系统的职业训练和专业化培训,因此,这部分人员对突发事件反应敏锐、行动迅速。他们主要分布在政府的各个职能部门,以及对公共安全影响较大的工矿、企业、商业单位。

  信息型人才一般为从事应急管理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其核心素质是灵敏性、选择性和责任心。在突发事件的预警阶段,这类人才对各种突发事件和灾难进行研究,并建立各种突发事件数据库和模型,预测突发事件发生的领域、可能性、频率和强度,帮助政府制定应对突发事件的战略规划和应急预案,为政府培训、储备和交流应对突发事件管理人才,使政府的突发事件决策和管理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这类人员的功能和职责是收集突发事件的信息,拟定备选方案,策划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行动步骤,并跟踪检查,提高反馈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突发事件过后,客观甄别突发事件诱因,写出调查报告供决策层总结经验。

  专业型人才主要指公安、消防、事故救护、医疗、防疫等专业队伍和单位,他们依托各专业机构,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能熟练掌握使用专业设备,现场处置效率极高。特殊的突发事件的应对需要技术专家和专业突发事件处置人员的努力和大力配合。这些人员包括:建筑设计师、工程师、地质专家、气象专家、水利专家、医疗专家、计算机专家、反恐怖专家、消防人员、警察、医护人员、武警部队等。由于受过专业训练,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事件发生后,他们可以快速作出反应,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尽快地找到突发事件的起因,提供可行的、有针对性的突发事件处理方案,防止突发事件事态的扩散,减轻突发事件对生命财产的损害,降低突发事件对社会的冲击力和破坏力。目前,国家防总组建了100支防汛机动抢险队;全国建成包括14个国家级矿山救援基地、77个省级矿山救援基地,共2万多人的矿山救援专业队伍。山东等省依托大企业加强救援力量建设,形成煤矿救护、森林灭火、海上搜救等专业应急队伍相互补充、协作的应急救援体系。各地公安机关加强应急处置机动力量建设,普遍组建了特警队。

  另外,除了专业人才外,社会人力资源也是处置突发事件的最基础力量。为了应对自然灾害这类大规模突发事件,还要做好社会人力资源动员,即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应急组织、企事业单位、志愿者队伍、社区、国际组织等各个方面的力量。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全社会共调集部队、公安、消防官兵达15万余人;医务人员6.5万余人;还有10余万自愿者参与抢救。全国各省级专业地震抢险救援队伍几乎全部到达地震重灾区开展搜救。不仅如此,中国政府建国以来首次接受了外来救援队参与救灾。日本、俄罗斯、韩国、新加坡、巴基斯坦等国专业救援队及医疗队相继到达地震重灾区;中国台湾、香港地区救援队也在第一时间赶赴四川灾区参加救援。

  资金保障是应急管理的前提,资金保障包括各级政府按照现行财权划分原则,建立应急管理资金投入制度;将应急管理纳入公共财政预算优先安排领域;分级负担应急管理和处置突发事件由政府负担的经费;建立完善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健全政府、企业、社会各方面相结合的应急保障资金投入机制,充分运用财政手段解决资金不足的矛盾。

  政府部门承担着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应当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其中财政部门作为宏观调控的部门,承担着配置社会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重要职能,应当而且必须从资金及政策上给予应急管理支持。这里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优化和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应急管理的财政投入力度,保障应急管理部门的日常管理工作经费。突发事件发生以后,财政部门要及时拨付应急救援资金,保障救灾物资的及时到达,并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受灾地区恢复与重建工作。另一方面要运用和调整税收政策,对受突发事件影响较大的行业、企业和个人,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增强他们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财政部于2004年制定《突发事件财政应急保障预案》的主要原则包括:①根据突发事件的影响程度,确定采取不同的财政收入、支出政策,以及快速拨付资金等方式进行支持。②确立了按照现行事权、财权划分原则,分级负担。属于中央政府事权的,经费由中央财政负担;属于地方政府事权的,经费由地方财政负担。③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及时拨付处置突发事件的资金,专款专用,禁止挪用截留。其具体内容包括:

  1、设立专门的处置突发事件预备基金。预备费是按照预算规模按比例提取的一部分资金,主要用于年初难以预料、年度预算执行中需要安排的支出事项。对于防汛抗旱、森林消防、动物疫情等经常性突发事件的资金需求,可以通过一般的应急管理预算予以解决。但是,那些年初没有预料到的突发事件,如2003年在世界范围流行的“非典”疫情等,往往没有纳入年初预算。对于那些影响比较大、破坏力比较强的突发事件,如1998年的洪灾,虽然在年初安排了一部分预算,但是由于资金的需求太大,往往预算安排的资金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在这种情况下,预备费就成为解决此类问题的最佳选择。各级财政可考虑每年按一定比例设立专门基金作为处置突发事件基金储备。根据我国财政收支的实际情况以及财政的支付能力,按照现行预算法第32条规定“各级政府预算应当按照本级政府预算支出额的1%~3%设置预备费,用于当年预算执行中的自然灾害开支与其他难以预见的开支”,各级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总预备费应该在本级财政按法律规定足额提取预备费;将预备费作为解决支持重大突发事件的一个重要资金来源渠道;可以对预备费实行基金式管理;不断扩大预备费基金的来源。

  2、争取国家财政增加在总预备费中事前投入和事后追加的比例主要用于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专项资金,以及中长期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准备基金。

  3、全面推行社会保险机制,提升风险防范能力。政府应该建立起国家财政、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和投保人共同参与和分担的灾害管理机制。政府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向社会普及保险知识和防灾减损知识,培育风险意识、保险意识,提升社会风险防范能力。同时,积极推行医疗保险、公共灾害险、工程质量责任险、环境责任险、高危行业雇主责任险等,最大限度减少由于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

  4、整合现有资金,避免重复投入。我国传统的应急管理是分灾种、分部门进行的,其权力的运作相对分散。必须整合分散在各个部门的资金,改变过去资金分配散乱、无序、各自为政的局面。政府在应急管理中应该建立一个良好的资源整合机制,从而有效地把国内资源和国外资源、政府资源和市场资源、社会资源整合在一起,提高政府应急管理的综合能力。以应急管理职能整合为契机,对分散的资源进行整合,规范预算资金的投入,避免经费的重复安排,统一协调、合理配置应急资金。

  5、规范政府责任。在公共财政的框架下,明确中央与地方政府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的财力保障责任,并将这种责任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与预案中予以明确的体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财政要加大应对突发事件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完善财政预备费的拨付制度,建立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专项资金制度,以及中长期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准备基金,强化重大突发事件政府投资主渠道的保障作用。

  在强调地方政府承担主要的应急财力保障职责的同时,中央政府还可以通过提供低息或无息贷款、信用担保及税收优惠等手段对受突发事件影响较大的行业、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予以一定的补偿;同时积极吸收来自国内外企业、非政府组织、个人和国际组织的赞助和捐款;培育和发展社会共同参与的应急管理财力保障机制。

  6、强化对突发事件的监督与审计。从我国目前的突发事件管理实践看,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不计成本”倾向,即:一方面表现为决策失误、反应过度或措施不力,从而导致各种资源浪费;另一方面是挪用、滥用乃至盗用和贪污各种资源。解决这类问题的主要途径有3个:内部控制、第三方评估、社会和舆论监督。就加强内部控制而言,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如何在突发事件管理实践中把相应的政府预算分配和划拨体系、人事管理、组织运行与设施维护计划、突发事件管理项目评估、成本与管理的审计、对各种物资供应商的支付、现金管理体制等制度性的安排整合起来,统一运行。在此基础上,强化科学评估、过程监督与事后审计。这种监督与审计结果还必须与事后责任追究相联系,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避免决策者或执行者往往自己评估自己。引入第三方评估还有一个特别作用,即可以减少下级部门虚报、谎报突发事件或灾害而骗取救灾款的行为。突发事件管理还应得到公众和媒体的监督,体现突发事件管理的公共性。

  物资保障资源是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的基础。在四川汶川地震发生期间,物资保障对时间的要求显得格外突出。在非典、冰灾期间相关救助保障持续时间长达数月之久,而在地震发生后的72小时则是救灾的黄金时间,许多救援人员和抢险设备由于道路运输等原因,使在废墟下的生命得不到及时救援,许多获救人员也是因为没有急需的药品和医疗设备,而在救助后不幸逝去。因此,在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各界对物资应急保障及应急物流的研究越来越重视。

  建立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在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政府一是要加强应急物资的实物储备、生产和技术能力储备、市场储备,健全应急物资储备更新、轮换及损耗的财政补偿政策。二是要建立健全应急物资管理调度系统,完善应急物资紧急生产、采购、征收征用、市场调控与调整机制,充分利用市场资源和商业储备,科学储备相关应急物资。三是要完善应急物资投入网络,健全区域间应急物资短缺调剂的联动机制,健全救灾物资社会捐赠机制,提高社会应急救灾物资紧急动员的能力。四是要在加强电子政务的基础上,建立健全重要应急物资信息平台、监测网络,掌握应急物资的生产、储备、调拨及紧急配送体系,完善应急工作程序,确保应急所需物资和生活用品的及时供应。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物资储备的监督管理,及时予以补充和更新。

  各级政府要做到结合现有的物资储备和物流体制,建立快速、有效、常备的应急物资保障机制,其主要内容有以下7个方面。

  对主要应急事项全过程的物资需求进行分解,归纳整理出对各类应急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物资目录,包括名称、规格、用途、功能、消耗量等。

  物资种类繁多,大多数产品标准指标很少考虑应急功能。要对有关应急物资的各项指标、用途、功能进行必要的评估,夯实应急技术保障基础。

  从1998年起,民政部、财政部建立了全国救灾物资储备网络。现已设立10个国家级救灾物资储备库、20个国家级防汛物资储备库;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立了省级救灾物资储备库;251个地市建立了地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占所有地市的75.3%;1079个县(市)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占所有县(市)的37.7%。各地储备了价值20多个亿的抗灾救灾物资。

  实物储备一般分为基本物资和专用设备。基本物资又分两个部分:一是生活类,包括衣被、方便食品、救灾帐篷、净水器械等;二是简易救灾设备类,包括救生类器械,如救生舟、救生衣、探生仪器、破拆工具、小型起重设备等。专用设备一般指应急救援工作所需的通讯设备、交通工具、照明设备和防护设备等。

  除此以外,还有专用救援设备,主要指各专业救援队伍所用的专用工具或物品。它包括侦检装备,如检测管和专用气体检测仪。国外采用专用检测车,车上除配有专用检测取样器、检测仪器外,还装备了计算机处理系统,它能及时对水源、空气、土壤等样品就地进行分析处理,及时检测出毒物和毒物的浓度,并计算出扩散范围等救援时所需要的各种救援数据。

  医疗急救器械、急救药品,以及防疫消毒剂的选配应根据需要,有针对性地加以配置。特别是急救药品、防疫消毒剂,由于它们本身的特殊性,必须编制相应标准并合理配置、严格管理。

  建立健全应急物资生产、调配体系,确保应急所需物资的及时足量供应。对那些生产周期短,保质期不长,或者保管有特别要求的应急物资,可以进行应急物资生产能力的储备工作,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企业担负应急物资的生产。一旦突发事件发生,可以立刻组织应急物资的生产。这样做可以有效地节约资金,避免盲目生产而带来的浪费,减少仓储的成本和管理费用。职能部门要对应急物资生产厂家的生产能力、管理水平、技术、质量、运输等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的调研并进行必要的跟踪考察。对生产企业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所需要的应急物资务必准时、保质保量到达指定位置。

  物资、设备和装备资源可以通过采购方式。对于采购的应急保障资源要有严格的规定标准和采购程序,以确保质量优良、价格便宜。在突发事件响应期间,还要注意应急保障物资到位的有效性。我国商品经济规模较大,应急物资保障上可以利用生产制造、商业流通过程中的中间库存资源,扩大物资保障品种。当前的重点应放在建立应急物资主要库存地点、规模的信息渠道,及时掌握动态,便于应急采购。同时,要建立进口商及国外提供商的信息库,保持联系渠道畅通,一旦应急需要可以多方采购进口。

  有一些大型机械工程设备、交通运输工具,以及专门设备等应急物资没有必要由政府储备,可以建立预备应急物资联系跟踪制度和基础数据库,一旦发生应急需要可以依照相关法律就地就近征用调用。

  应急保障物资资源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它的流动性在于资源需求、资源供给、资源储备和资源使用,这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在紧急情况下,保障资源可以从供给直接达到使用。做好对应急物资的管理必须在其整合和优化的基础上,抓住以下4个环节:①做好应急保障资源普查。②做好应急资源需求统计。③做好应急资源布局设计。④做好应急保障资源整体需求说明,包括数据信息汇总表、各布局点应急物资基本情况、各布局点基本设施状况。

  设施保障资源体系可分为避难场所、通信保障、交通运输保障、公共基础设施保障、医疗设施保障。

  按照“平灾结合”的原则所建立的应急避难场所,在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时方可使用,平时完全服务于本身原有的功能。这些设施可设置在已有现成的体育馆、大礼堂、学校等坚固的公共建筑,以及城市公园、广场等开阔地点,应急避难场所要具备防灾应急生活和指挥工作功能,如应急供水设施、应急棚宿区、应急照明用电、食品,以及应急厕所这些最基本的功能。较大或永久性应急避难场所还应设立应急指挥部、发电设备、直升机停机坪、供水设施、应急物资供应储存、应急监控设施、应急卫生防疫、应急通讯广播等设施。新建避难场所要预留、预埋、预建相应的基础设施。

  充分利用现有通信网络资源,建立各级应急管理机构间的指挥调度通信网络,实现各应急指挥调度通信网络相连接。各级政府可以在政务网基础上完善相应功能,建立突发事件信息综合管理系统。系统要有接口,在设置管理权限的基础上做到各专项应急指挥部和相关职能单位的信息系统网络连接,确保资源共享。开发和建立突发事件信息、救援力量、救援物资等的信息数据库,掌握救援抢险队伍、救援物资储备等情况,以便预警和应急决策时随时调用。在整合应急职能部门现有专业通信网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跨部门、多手段、多路由,有线和无线相结合,微波和卫星相结合的反应快速、灵活机动、稳定可靠的应急通信系统。逐步实现突发事件应急现场与各级应急管理办公室和各专项应急指挥部之间以移动或卫星通信为枢纽,视频、音频、数据信息、双向传递的应急指挥通信方式。

  完善紧急交通运输综合协调机制。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可以充分依托现有航空、公路、铁路、水路等运输能力,建立应急物资和队伍的紧急快速运输通道,调动社会各方面运输能力,形成联合运输网络系统及协调机制。要建立紧急运输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加强重要公路和水路交通枢纽的监控、清除障碍及修复能力建设,补充完善工程抢修装备。要重视加强林区公路建设,提高重点林区道路网密度。

  开辟紧急运输绿色通道。各级政府可根据突发事件发生的情况,及时指令122交通指挥中心或交通部门,对突发事件现场和通往现场的重要道路或航道实行交通管制,根据需要组织开设应急救援“专用通道”,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交通主管部门要逐步建立交通保障动态数据库,确定交通运输保障队伍,掌握车辆、船只的提供单位、数量、功能、驾驶员名册等各种情况。各级政府建立健全紧急情况社会交通运输工具征用程序,确保紧急情况下救灾物资和人员能够及时、安全运送到位。公路、铁路、航道受损时,交通、铁道、水务等部门按照应急预案迅速组织有关单位和专业队伍进行抢修,尽快恢复良好状态,确保运输安全通畅。

  各职能部门做好在突发事件中被毁坏的公共设施的修复工作,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通讯、广播电视、供电、供水、供气、城市排水设施、城市道路等公用设施被损尚未恢复的,有关单位应迅速组织力量修复。桥梁、水库大坝、围堤、山塘等被毁坏或被堵塞所造成隐患的部位应及时组织抢修。2008年初的冰雪灾害,波及我国20个省份,铁路、国道、民航、京珠高速等交通一度中断,使供电、供水、供气、公交、照明、金融、通讯等行业受到影响,造成国民经济的重大损失。

  我国已彻底告别了原来按时逐级上报、统计、汇总的模式,形成了适时报告、实时统计、实时分析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网络化科学管理模式。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已初步建成公共卫生信息网络平台及技术平台,形成了适合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需要的多维度、多领域的综合、联动、协作的信息系统,加强了疾病控制、医疗救治、卫生监督三大体系的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提高了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卫生部门要建立医疗卫生保障数据库,明确医疗救治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资源分布、救治能力和专业特长,确定参与应急医疗卫生工作的人员名单。充分利用本地以及周边地区医疗卫生机构的应急容量、救治能力和专家资源。其他有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为受灾地区提供药品、器械等卫生和医疗设备。必要时,请求军队和武警医疗救护支持,组织动员红十字会等社会卫生力量参与医疗卫生救助工作。卫生部门负责建立医疗卫生救助和卫生防疫技术队伍,完善医疗卫生应急救助方案,根据相关应急指挥机构的要求,派遣医疗卫生救助和卫生防疫技术队伍及时奔赴现场开展工作,医疗卫生救助和卫生防疫技术队伍在现场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下积极开展救治和公共卫生工作。卫生、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及时为受灾地区提供卫生和医疗设备,包括药物、生物制品、血液和血液制品等。

  技术保障资源包括科学咨询和研究、技术开发、应用建设、技术维护,以及专家队伍等。通过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加强科学研究,不断将新的应急知识加入公共安全应急体系中,提高整体应急能力。同时加大公共安全检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研发的投入,引导和扶持科研机构、企业对应急技术的开发,不断推出新的应急系统和应急产品,改进整个体系的技术装备,建立健全公共安全应急平台。通过自检、联合、委托等方式,建设一支强有力的技术保障队伍,完成公共应急设施、设备的技术管理和维护。

  发展和完善突发事件管理的咨询组织,就是要建立健全门类齐全的、不同部门的专家库,既要有技术专家,也要有管理专家。在技术专家方面,建立公安、消防、医疗、地震、海事、矿山安全、防洪、危险化学品、核与辐射、铁路,以及水、电、油、气等工程方面的专家库,以备紧急需要时调用,为决策出谋划策,指导紧急救援工作。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要由来自不同部门的人组成,对各种不同的专家要定期进行联络,了解其思想、科研状况,引导他们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的研究,经常听取他们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的意见。突发事件发生时,一方面,相关领域的专家向公众解释事件的原因、发展趋势、可能结果,介绍防范措施等方面知识。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渠道和多种形式请专家对事件进行分析、传授必要的相关知识。另一方面,那些影响面广、破坏性大的突发事件非常容易造成社会心理恐慌以及精神健康问题,社会心理学家的参与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心理防御能力,缓解心理压力,克服精神障碍,消除突发事件带来的精神后遗症。

  一是加强组织体系与运作机制研究。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一个科学合理、协调有力的运行体系以保证应急管理高效、有序地展开。要加强应急体系即保证应急管理有效运行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和条件保障,包括组织体制、运作机制、法制基础和应急保障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如常用“大机组、超高压、大电网”来描述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特征,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大电网的建设。北美2003年“8·14大停电事故”,就是在瞬间造成跨整个北美上百台机组跳机。这种“大机组、超高压、大电网”的电网运行机制近年来引起各国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

  二是加强危机(灾害)的机理机制研究。针对典型突发事件的机理机制展开深入的研究;深化各种突发事件产生、演化机理机制研究;开展引发突发事件链的研究,探索各类衍生、次生突发事件的演化、传导机理;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的孕育、产生、演化、传导、变异的机理机制研究。

  三是加强监测预警研究。我国在运用先进的卫星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对天气、海洋等自然灾害进行监测、预警,运用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等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开展水质监测、矿井安全监控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比较成功的应用。如何运行现代信息技术以及信息资源管理技术提高对突发事件的监控、预警能力是目前应对突发事件的重点。

  信息保障资源可分为事态信息、环境信息、资源信息和应急知识。逐步建设满足应急处置和管理要求的数据库系统,可供各级政府应急平台和其他相关应急平台远程运用,并建立实时更新的数据库系统,以及各地区和各有关部门应急平台间的数据共享机制。具体内容为,存储突发事件接报信息、预测预警信息、监测监控信息以及应急指挥过程信息等内容的信息接报处置数据库;存储相关应急预案的预案库;存储应急资源信息、危险源、人口、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状况等内容的基础信息数据库;存储数字地图、遥感影像、主要路网管网、避难场所分布图和风险图等内容的空间信息数据库;存储各类事件趋势预测与影响后果分析模型、衍生与次生灾害预警模型和人群疏散避难策略模型等内容的模型库;存储有关法律法规、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规范、专家经验等内容的知识库;存储本地区或本行业有重大影响的、突发事件典型案例的案例库。

  事态信息包括危险源监测数据、突发事件状况、应急响应情况等与事件和应急活动有关的信息。各级政府职能部门通过整合各专业系统资源,获取重大危险源、关键基础设施和重要防护目标等的空间分布和运行状况,以及社会安全形势等有关信息,进行动态监测,分析风险隐患,预防潜在危害和突发破坏等,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预测预警。建立预测预警模型,预测可能发生的特别重大突发事件,对事态发展和后果进行分析模拟,对事件影响范围、影响方式、持续时间和危害程度等进行综合研判,并根据预案规定进行预警分级,供指挥决策时参考。同时要动态地掌握突发事件状况、应急响应情况等与事件和应急活动有关的信息。

  环境信息包括社会公众动态、地理环境变动、外界异常动向等背景情况信息。采用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人口基础信息、社会经济信息、自然资源信息、基础空间地理信息等数据,同时还要掌握事发地的数字地图、遥感影像、主要路网管网、避难场所分布图的空间等信息数据。

  资源信息包括人员保障信息、资金保障资源、物资保障资源、设施保障资源、技术保障资源等状态信息。动态掌握主要救援队伍、应急储备物资和救援装备、应急通信系统、医疗急救机构、医务人员及药品、交通运输工具、应急资金储备等信息,提供对应急资源的协调管理,保障应对过程中所需资源及时到位。

  应急知识包括应急案例、应急措施、自救互救等知识。掌握应急知识是提高处置突发事件能力的基础性工作,广大公众是应对突发事件的行为主体。因此,应对突发事件必须充分发动公众、依靠公众。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引导公众掌握应急知识,学会保障自身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同时还要提高公众的自救、互救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灾害损失。应急知识包括学习应急案例、掌握应急措施、开展自救互救等。

  特殊保障资源是指那些有限的、不可消耗的资源,如频率资源(特殊的呼叫频率)、号码资源(特殊的呼救报警号码)、IP地址(特殊的网络专用地址)等。因为这些资源是有限的、独占的、易于为救援需要快捷、简便以及便于大众熟记的资源,所以需要优先为各种应急设备和系统配置此类资源,或预留一定的此类资源以保证应急活动的顺利开展。当前很多国家都采用统一的公众特别服务号码,如美国采用911,英国采用999,比利时采用900等。我国应该将公安(110)、火警(119)、急救(120)特别服务号码统一整合起来,因为处置突发事件往往需要多个部门的协作。这样做不仅对公众求救、救助带来方便,更重要的是通过一个特别服务号警后,指挥中心依据突发事件的性质调动相关部门紧急处置或联动处置,这对于指挥、协调可以快速反应,提高效率,减少损失;同时,可以对不同警种和职能部门进行协调管理,联合行动。

  由于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类型、影响程度和范围等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因此应对和处置过程中所需要的资源类型、数量、规格、时间同样也是不确定的。突然出现的应急物资峰值需求,给各种物资的生产和调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如“非典”期间,我国虽然是纺织品生产大国,但仍然出现了普通口罩所需纱布的生产以及加工能力不足的现象。正是由于突发事件类型、性质、规模、地区、气候等方面的差异,对处置队伍、装备、物资、运输、通信等资源要素品种方面的需求也是千差万别,由此给应急物资生产、采购、储存、调运等环节的应急能力带来了严重挑战,对应急处置的时效和过程控制能力也带来了不利影响。

  目前,我国应急保障资源的优化配置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①单灾种的灾害管理体制造成资源不能适时的、合理的储备,应急资源得不到科学的优化配置。灾害应急资源的管理没有从统一、整体的角度来充分考虑合理配置应急资源。②应急救灾资源的管理低效,缺少对资源配置绩效的评价和管理标准。资源流动凝滞,大多数是事后筹集、调动救灾资源的传统做法,使各种已有资源不能实现有效整合,造成大量的闲置、破损、积压和浪费。如何应用科学的方法对多灾种情况下的应急资源进行优化管理,成为我国应急保障资源管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应急保障资源的整合包括以下内容:应急保障资源的普查、分析和归类;应急保障资源需求调研;应急保障资源布局及选址;应急保障资源情况的汇总。

  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职能部门要对本地及周边地区的应急资源状况进行全面调查,内容包括以下3点:

  1、建立应急保障资源分类细目表。组织专家或委托咨询单位,根据各灾种的分类,采用层次结构形式排列出应急保障资源目录,一直划分到最小的独立的应急保障资源统计单元,并给出目录中每一项目的定义或描述,确保工作人员能够正确理解和有效执行。

  2、建立应急保障资源统计表。在完成应急保障资源分类细目后,要组织力量进行应急保障资源统计表的设计,确定每一项目所要统计的内容和维度。如设备的型号、数量、功能以及使用范围、条件等。

  3、应急保障资源统计。这里要注意的是,做好统计方法的设计和统计内容汇总的设计。可以用专项调查、抽样检查、全面检验等手段进行摸底收集资料,再把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汇总、分析。

  按照突发事件的不同分类和不同级别,对其所在地应急体系中的所有资源进行分类分级,并建立相应的分类分级目录。通过相应的调查形式,汇总各应急组织为有效开展应急活动,在原有保障资源的基础上对应急保障资源的需求量以及质量、地点等要求,以利于应急保障资源的整合和优化工作。

  应急保障资源布局是根据各种潜在危险源的分布,在综合时间、成本和能力等因素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规划,预先把一定种类和数量的应急物资放置在选定的地点。要保证在突发事件爆发后,各类应急物资能够迅速、及时、准确地到达指定地点,就必须对应急保障物资的分布进行优化。应急保障物资的优化是在应急保障物资普查和整合的基础上,依据预案进行应急资源的科学配置和输送,使之发挥最大的应急效应。应急保障资源布局涉及选址和配置两个方面,在选址时要考虑应急保障资源的配置问题,在应急资源配置时要考虑选址的问题。因此,在应急资源布局优化时,要考虑两类要素:一类是与应急保障资源密切相关的要素,包括应急资源的类型、载体、流向、流速、流量、流程等。这些要素有些可以确定,有些需要根据应急活动的变化来决定,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另一类是与选址密切相关的要素,包括目标地址、源地址设施、空间、距离、环境等。另外,在应急保障资源布局时,还要考虑应急保障资源供给和应急保障资源调用的一体化优化过程。

  有些突发事件具有衍生特性,如果处置不及时或处置不当,所引起的次生危害可能具有更大、更强、更严重的危害程度。如地震或水灾发生后,对环境污染处置不力或不及时,就有可能引发大规模的瘟疫流行;还有化工企业剧毒气体、液体泄漏,引起大面积、大范围的中毒死亡事件等。所以在应急保障资源布局时,要考虑突发事件的连锁反应,统筹配置,不要顾此失彼。同时,还要考虑到突发事件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应保证应急保障资源得到合理的应用,发挥其应急价值,达到有效处置突发事件的目标。

  根据应急保障资源的布局和配置方案,制定供给需求平衡表。供给需求平衡表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①总量信息汇总表,包括应急保障资源的种类、数量、说明、相关描述以及分布状况。②各布局点的应急保障资源基本状况,如种类、数量、功能等。③各布局点设施的基本状况,如对所属应急保障资源的提供方式、提供速度、流量,以及附近的交通设施状况等。

  为满足应急活动对应急保障资源的需要,还要加强对应急保障资源的配置、维护、补充等工作,以提高应急保障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使用效能,同时建立应急保障资源信息库,以便及时掌握应急保障资源的状态信息。

  在完成应急保障资源规划和具体配置方案后,要着手开展应急保障资源的建设工作。应急保障资源建设包括采购、布设、建设、共享、优化和获取。采购包括物资设备、技术项目、设施工程、管理方案、合作使用等,一些大型机械设备和有些通讯设备等一般没有必要自买自建,按照“平战结合”的原则,可采用租赁、互通有无、合作利用等方式满足应急活动的需要。应急保障资源的布局、建设、共享、优化和获取要通盘考虑、统筹规划,保证科学合理,以利于应急保障资源的有效使用和及时获取。

  应急保障资源储备内容包括人力资源、资金资源、物资资源、设施资源、技术资源、特殊资源和信息资源等。其储备方式有以下6种:

  1、应急保障物资采购。设备和装备等保障物资可通过采购方式进行储备。对于要进行采购的应急保障物资,应按照规定的标准和采购程序实施。采购的应急保障物资应具有合格的质量,对那些专业技术强、供给厂家少的设备、装备等物资可采用询价方式采购。询价包括出厂价格、到岸价格、相关服务(安装、调试、状况质量、备件、售后服务等)。对零星、不重要的技术标准能满足使用要求的物资则从市场采购。在突发事件响应期间,还要注意应急保障资源到位的时效性。

  2、应急保障资源建设。有些应急保障资源是不能够用采购的方式从市场得到的,而需要通过建设的方式逐步形成。如专业人力资源,就需要选择合格的工作人员进行各种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经过实战演练形成专业队伍。这方面的应急保障资源还包括应急设施、频率资源、通信设施、指挥中心、信息系统、应急工作环境等。

  3、应急保障资源租赁。有些应急保障资源购买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其中有些不仅要购置设备,而且需要工程建设,增添工作人员进行维护,对这些应急保障资源可以采用短期或定期租赁的方式加以解决。如大型机械工程设备、交通工具、基础通信设施等都可通过租赁的方式来满足对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的要求。这样既能够保证资源的使用,又可节省大量的费用。

  4、临时调用。临时调用分有偿调用和无偿调用。有偿调用是指在突发事件处于非常态时期,可调用企业、事业、社会组织及市民的应急物资,用于突发事件的处置。这部分物资的调用不应是无偿的,事后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和相关规定给予必要的补偿。无偿调用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后,需要大量的应急物资、设备进行处理,除动用储备的各种应急保障资源和有偿调用社会组织、企业和事业单位、市民的资源外,对国家机构、军队的所有资源可根据实际情况无偿使用。

  5、生产能力储备。应急保障物资种类丰富,做到完全实物储备是不现实的,有些也不需要进行实物储备,而是要进行对其生产能力的预留或储备。在紧急状态时,可通过提高生产能力的方式来满足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保障物资的需求,相关部门在必要时可协调配置生产原料、动力等资源,紧急组织扩大生产。

  应急保障资源维持是指应急保障资源的调整、更新、补充、保养、维护等,以保证应急保障资源具有良好的性能状况。为此,要制定完备的应急保障资源维持制度,对现有的和储备的应急保障资源定期进行维护,排除隐患,确保应急保障资源安全可靠。当应急保障资源的保有量不能够满足要求时,可以根据应急保障资源评估结果及时进行补充;对使用性能下降或失去使用效能的应急保障物资要及时更新。

  应急保障资源信息包括人力保障资源、资金保障资源、物资保障资源、设施保障资源、技术保障资源、特殊保障资源以及与应急活动相关资源在配置、数量、性能、分布等方面的信息;还有相关案例、特定措施、问题解决方法、应急知识和设备使用说明等内容。应急保障资源信息管理要做好两项基础工作。

  1、建立应急保障资源目录如名称、规格、用途、功能、消耗量等。分类上可以包括专用物资(特种产品、专用工具、特种装备、特殊材料等)、通用物资(药品、食品、衣被、日用品,以及工程材料等),便于指导应急活动过程中的使用、储备、征用、生产和调运等。

  2、建立应急保障资源标准。可用于应急的资源种类繁多,应制定有关应急保障资源标准,保证应急保障资源的一致性和共享性。对应急保障资源信息要定期维护和更新,保证信息数据与应急保障资源现状相一致。当应急保障资源信息发生变化时,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做好应急活动调整工作。

  应急保障资源运输是应急保障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一般而言,由于运输涉及时间、路程、能源、容量和成本等因素,需要精心组织与合理安排,确保应急保障资源快速、安全到达指定位置。在应急保障资源运输管理中,应当遵循快速、安全、可靠、高效和准确的原则,注重应急保障资源应急价值的实现。

  铁路运输具有运输资源范围广、承载容量大、速度快、受气候影响小、稳定可靠的特点,是应急保障资源运输的重要方式。近年来由于高速铁路的迅速发展,铁路运输的适应性变得更强,重要性日显突出。铁路运输宜大批量和多样化,既可以运输笨重的工程建材、救援设备、动力装置等,又可以运输普通的食品、帐篷、药品、医疗器械等。

  公路运输是应急保障资源运输中最主要的运输方式。其特点如下:①适应性强。表现为各种应急保障资源均可通过公路运输,而且可以从始发地直接到达目的地。②时间性强。高速公路的修建大大地缩短了运输时间。③易取性强。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可随时随地取得各类公路运载工具。不论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还是航空运输,都很难一次性无障碍地将应急保障资源直接送达指定位置,而必须靠公路运输加以补充。

  水路运输分为内河和海运两种,其特点是运输量大、经济、周期长,可以运输超大型设备和超重物资,如重型交通工具、救援运载工具、大型工程设备等,其价格远低于铁路、公路和航空的价格。由于水路运输周期长、速度慢,紧急需要的应急保障资源不能依靠水路运输,水路运输只能作为后续的运输手段,提供后续的应急保障资源支持。

  航空运输具有速度快、时间短、损失少和效率高的特点,适合于贵重物品和紧急资源的运输。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处置需要的各种资源应尽快就位,以避免危害进一步扩大。在情况万分危急时,为保证应急保障资源尽快到达指定地点,就需要动用航空运输。如直升机救援广泛用于地震、洪灾、海难、森林火灾等情况下人员和物资的运输、灾情控制与检测等。航空运输的特点决定其运输的应急保障资源都是最紧急的,如急救人员、救生用具、食品医药、帐篷、防护用品等。常态时一般不采用航空运输。

  管道运输适用于特殊应急保障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等液体、气体,管道运输投资大,运量变化小,具有事故少、公害小、安全的优点。

  针对应急保障资源的运输来说,应急保障资源的调用处于末端环节,属于终端运输,其适应性、灵活性和可变性都很强,一般要综合运用到各种运输方式。因此,在应急保障资源的运输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运输途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制定详细的运输方案,运用现代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车辆运行线路安排系统(CVPS)技术以及可视化技术等现代物流技术,使应急保障资源在运输过程中做到准确、安全、及时。

  应急保障资源运输的优化。在应急保障资源运输中尽可能避免过远、迂回、无效、空载运输等现象。要做到运输的优化就必须充分考虑应急活动的运输环境、交通网络、运载工具、线路选择、驾驶员素质以及技能和气象状况等各种因素,选择最有效的运输方案。还要科学组织调运方式和流程,结合应急保障资源的特点,依托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等运输系统,研究不同品种、不同数量、不同流向、多种方式的应急保障资源运输流程方案,从应急保障资源集结场地、装卸场所、装卸方式、运输方式、交接模式等方面优化运输效率,缩短调运时间。要充分利用现代物流网络系统,逐步形成对接应急资源储备仓库的区域物流网络系统和区域之间物流服务网络系统,使其发展成为应急物资的区域物流中心或配送中心。

  应急保障资源调用分非紧急调用和紧急调用。非紧急调用是指与突发事件响应无直接关系的应急保障资源调用,属于正常应急保障资源的维持、更新、补充,其调用方式与一般资源调动类似。紧急调用是指与突发事件响应直接相关的应急保障资源调用。有关职能部门根据前线应急指挥部的要求,确定调用的应急保障资源数量,制定应急保障资源的运送方式和路线,在规定的时间内调集到特定的地点,发挥其应急功能。

  1、紧迫性。紧急调用以时间最短为首要原则,这是由突发事件本身的特点所决定,需要在第一时间将应急保障资源运送到指定地点,否则事态有可能扩大化,造成更大的危害。因此,时间的重要性明显优先于成本的重要性。

  2、应急保障资源的整合与协作。突发事件应对不是某个部门的任务,而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当有关部门在突发事件响应过程中,现有的应急保障资源不能及时、有效地满足应急要求时,可以与社会其他部门建立协作关系,这些部门有责任提供相应的帮助。

  3、动态时效性。与一般资源调用的需求任务大不相同,应急保障资源的调用一般不是单阶段的工作,需要根据事态的变化情况,动态地多阶段调用。在所有应急保障资源紧急调用中,应将与维持生命和救助伤员相关的应急保障资源置于首位。

  应急保障资源调用与应急保障资源运输是两个概念。它们的相同点是调用和运输都是应急保障资源流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都需要动用运输工具。但是它们又是有区别的:对于应急保障资源运输来讲,一般运输批量大、时间长,品种也比较单一,注重效率,不存在分配问题,是一种干线运输或直达运输;而应急保障资源调用是一种支线运输,处于末端运输的地位,存在着分配、配置、准备、拣选、包装、加工等内容,一般运输品种数量多、频率高、直接面向目标,更注重服务质量。可以说,运输更注重于应急保障资源的及时到位,调用更注重于应急保障资源的及时分配。

  对紧急调用的基本要求是确保应急保障资源及时、准确、安全到达指定地点,保证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的有序进行。因此,在紧急调用前,要制定调用预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综合协调地完成好调用任务。

  1、定时调用。定时调用是指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对同类应急保障资源进行的调用。这种调用一是时间比较固定,便于应急指挥机构安排工作;二是大部分为应急消耗品,如防护救助类、食宿消毒类和动力照明类资源。

  2、定量调用。定量调用是指每次都按照固定的数量、对同类应急保障资源进行的调用。这种调用多用于不易消耗的工程建材、工程设备、运载工具和防护用品等的调用。此种调用方式可集中调往不同地方的应急保障资源,实行统一调用,提高调用效率。

  3、定时定量调用。定时定量调用是指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按照固定的数量对同类应急保障资源进行的调用。此种调用方式计划性极强,需精心组织,合理筹划,多用于日常易耗品的调用,如食品、药品、油料等。

  4、及时调用。及时调用是应急保障资源最重要、最常见的调用方式,这种调用是根据突发事件的发展和变化以及应急响应工作的需要实时安排的,它的操作难度较大,需要各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协作来完成。采用及时调用方式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时间和数量要把握准确,过早或过晚、或多或少都不利于应急活动的开展。及时调用的应急保障资源多为紧急类资源,如疫苗、药品、专用物资、急需设备和器材等。

  5、超前调用。超前调用或称事先调用,是指在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对极有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潜在危险进行监测的基础上,为做好处置工作而进行的事前、带有准备性的应急保障资源调用。这种调用带有事前控制的性质,是一种高级的调用形式,可大大增强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超前调用的应急保障资源多为抗灾减灾物资,如工程设备、工程材料、救援工具、防护品等。

  6、综合调用。综合调用是指根据真实的情况,运用以上几种方式相结合的形式对应急保障资源实施调用。

  依据应急保障资源的特点,采用不同的调用方式,可以提高应急保障资源的调用效率,减少调用环节造成的资源消耗,节省应急活动的费用。要做到对应急保障资源及时、准确、安全、高效地调用,就必须选择合理的调用方式,充分的利用各种新技术、新思路、新流程、新算法,改进传统的调用方式,满足应急活动的需要。

  通常有以下4种途径来提高应急保障资源的调用效率:①包装科学化。对物资类保障资源应采用先进的包装技术,如缓冲包装、防腐包装、统一包装等方法,既可以保证应急保障资源的质量,又可以符合装卸、储存、运输要求。②标准化作业。采用标准化作业程序有利于对应急保障资源进行科学化管理,减少多余环节,加快流通速度,节省调用时间,提高调用水平和效率。③使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在应急保障资源调用中,应当广泛采用自动识别、智能化分拣、自动化搬运、条码标识、立体定位等现代物流技术,提高应急保障资源调用管理的现代化水平。④优化应急保障资源储备空间。应急保障资源在储备过程中应当合理存放,便于机械和人力装卸与搬运,便于管理工作人员清对,便于专业工作人员维护。同类应急保障资源宜就近存放,以利于配货与管理。

下一篇:长江海事拓荒客货运送水路“绿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