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缅甸战火纷飞,仰光告急。驻缅英军顶不住了,紧急向中国战区统帅部求援。
谁曾想,就在战事吃紧的节骨眼上,中国战区的最高统帅蒋介石却跑到印度去了。这是去干嘛?旅游观光,还是另有隐情?
在中国的抗日战争期间,滇缅公路无疑是一条运输大动脉,自1938年全线通车之后,盟国捐助的大批物资都是通过它运送回国的,而这也为我国的抗战形势提供了有力支持。
可随着1940年初法国被纳粹占领,国内的抗战也不可避免地受一定的影响,因为在当年夏天,日本人要求在越南管事的法国人不得向我国提供任何物资。
越南那时候是法国人的殖民地,这个要求一出对我们的影响还是不小的,更何况我国的沿海地区也被日本人封锁,这样一来滇缅公路的愈发重要了。
所以日本人隔三差五就来狂轰滥炸,目的是为了切断这条生命线,而同时狂妄的日军还将侵略矛头直指缅甸、马来亚、新加坡等国,整个东南亚地区都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
一开始英国人在日本人的威胁下关闭了滇缅公路,想要保住自己的殖民地,尤其是印度地区,可到最后他们发现妥协只可能会换来又一个拳头。
为此他们想要借助中国人的力量来消除自己在远东遭遇的危机,同年10月又再度开放了滇缅公路,而中英之间的合作也在酝酿之中。
可以说远征军赴缅作战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滇缅公路的畅通对中国抗战至关重要,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这条生命线的安全,必须和英国人搞好关系。
因此英属印度总督林里斯哥向蒋介石发出访印邀请时,蒋应允了,他欲借此获取更多英方军事援助,这并非寻常访问,其与中国抗战的未来走向息息相关。
但令人没想到的是,一次访印之旅,竟然发生了那么多啼笑皆非的事情,蒋介石甚至还在自己的日记里吐槽了起来。
当时他们一行人抵达新德里后被以国宴的规格接待,按照一般的流程,这时候要演奏中国的国歌的,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印度方面准备的竟然是北洋时期的。
那首《卿云歌》连袁大头都不用了,遑论现在的国民政府,这简直尬的人头皮发麻。
这件事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一方面,印度方面对中国的国歌情况了解不够,信息收集不到位;另一方面,也原因是当时国际局势复杂,各国之间信息沟通存在障碍。
好在代表团成员张道藩反应迅速,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亲自高唱了当时的中国国歌《歌》,并指导印度乐队记谱、练习。
除了国歌风波,阅兵仪式上的身份问题也颇费周章,蒋介石这次访印,既是中国政府首脑,又是盟军中国战区最高统帅。
这种多重身份导致要阅兵的时候印度抓耳挠腮,毕竟第一个身份还好说,就当朋友来做客了,可要按照统帅身份,他们可就成地位不平等的上下级了,这时候三哥他们还是英属殖民地。
最后,经过双方协商,蒋介石以外国元首的身份检阅了印度军队,算是找到了一个折中的方案,这件事也反映出当时中英印三国关系的复杂性,以及在外交场合中处理敏感问题的微妙之处。
访问期间,蒋介石会见了印度民族独立运动领袖甘地和尼赫鲁,在一次郊游中,一行人来到新德里近郊的哥托米拉古塔游览。
突然,尼赫鲁来了兴致,脱掉外套,当着中国客人的面表演起了倒立,他女儿英迪拉觉得父亲这样做有失体统,急忙出言阻止,但尼赫鲁毫不在意,依然我行我素,把“拿大顶”的绝活展示得淋漓尽致。
完事之后,他还顺手让中国代表团也来一个,眼看着这边人要么年纪大了,要么身份高有失体统,最后还是张道藩站了出来。
此时,张40岁,身体还算可以,他表演了一套武术动作,侧手翻、旋转、劈叉,一气呵成,引来众人喝彩。
蒋介石访印期间,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就是《告印度国民书》的发表,这份文告表达了中国对印度独立的支持,在当时具备极其重大的政治意义。
它不仅是中印外交关系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体现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坚持正义、支持民族解放运动的立场。
然而,文告的起草过程还挺麻烦,因为其中有这样一句话说是希望英国将政治的实际权利还给印度。
这句话的英文翻译尤其敏感,稍有不慎就可能得罪英国,毕竟印度当时还是英国的殖民地,公开支持印度独立,必然会引起英国的不满。
为了既表达对印度独立的支持,又不至于激怒英国,蒋介石夫人宋美龄、王宠惠、张道藩、董显光等人反复推敲,几易其稿,最终找到了一个平衡点,他们巧妙地使用了“不久”这个词,既表达了对印度独立的期待,又没明确的时间表,给英国留下了回旋的余地。
蒋介石的此次印度之行,历时虽短,意义却颇为深远。在战争年代的特殊背景下,这次访问堪称一次成功的“多边外交”行动。
它巩固了中英军事同盟,在二战的危急关头,中国和英国走到了一起,共同对抗法西斯侵略,这对中国抗战至关重要,毕竟,在当时的情况下,中国的武器装备和后勤补给都非常匮乏,急需外援。
而且蒋介石和尼赫鲁的会面,以及张道藩等中国代表团成员与印度各界的互动,都为两国未来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尽管两国之间有文化差异,但在共同的敌人面前,他们选择了携手合作,共渡难关。[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