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一种安全、快捷、高效的运输方式,航空物流在连接远端市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着无法替代的及其重要的作用。其中,机场是航空物流链条中的重要环节,对促进航线稳定、贸易畅通、信息互通特别的重要。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和国内消费迅速增加,航空物流发展取得了显著进展,政府的支持力度也在慢慢地增加。但与此同时,不同程度出现了行业协同不足、无序竞争加剧、作业标准滞后、新技术应用不足等问题。本文在简析境内货物运输枢纽机场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提出重塑航空物流竞争优势,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具体倡议。
货运枢纽机场的形成要素包括区域经济、产业体系、地理位置、航线网络、硬件设施、运营程序、政策环境等等,受上述要素差异化聚集影响,航空物流在不一样的地区的发展存在很明显的不均衡性。以2022年为例,境内运输机场完成货量1400万吨,其中京津冀机场群占比11%、长三角35%、珠三角25%、成渝8%、其余21%。根据形成枢纽的主导因素,我们将货物运输枢纽机场大致分为四种类型。
一是腹地资源型。区域经济基础较好,适宜航空运输的货源充足,产、贸、运全链条服务主体完备,航空物流与地方产业链供应链高度关联,大多分布在在华东、华南等传统货源地。以华东某机场为例,依托腹地发达的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和消费品制造优势,2023年上半年航空货物运输较疫情前增长30%,是今年为数不多的实现正增长的机场。
二是政策驱动型。属地政府通过政策补贴航线、货量、基地货航、中转等,吸引相关要素快速集聚,快速搭建航网、建立成熟路径、形成集货规模,最终以货促贸、以贸促产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在一定历史时期起到了非消极作用,但其负面影响也开始慢慢地显现。特别是疫情后,在全国民航货邮波动趋稳、总量有限增长的背景下,随着各地政策陆续出台,政府投资的边际回报不断降低。为了在区域竞争中不陷入比较劣势,地方政府竞相加大补贴投入,导致航空物流与真实的产业链供应链脱节。
三是集成商主导型。主要是依靠综合物流服务企业或自有物流服务商,通过综合服务和区域辐射能力带动周边集货。如顺丰与鄂州、京东与南通、圆通与杭州等。以鄂州为例,顺丰既有运力资源也有货源,依靠强大的供应链能力,推动鄂州机场2023年货量超过10万吨。这类似物流公司为主导的航空枢纽,通常以货运功能为主,全货机运输占比高,并发展出网络辐射广、航班密度高的轮辐式航线网络,机场货运功能专业性较强。
四是自然增长型。是指依靠腹地制造业、消费业自然增长而实现增长的货物运输枢纽。如西安、乌鲁木齐、贵阳、海南等其他机场。自然增长型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与产业、经济关联性高,航空物流发展水平高度匹配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阶段;二是增速较缓,机场货量的年均增速一般低于行业平均增速。
以上四种类型各有侧重,短期内发展速度最快的模式为政策驱动型、集成商引导型,最慢的为自然增长型;可持续性最强的为腹地资源型、集成商引导型,最弱的为政策引导型;可复制性最高的为自然增长型,最低的是腹地资源型。
决定发展模式的因素既有区域先天环境的影响,也与地方政府的政策力度和招商力度密不可分。因此,对于发展模式的确立,各机场往往采取主动作为与被动选择结合、多种发展模式并存。实际上,为追求快速实现规模增长,货物运输枢纽机场建设极易忽略航空物流的本质属性,造成各机场发展模式逐步趋同,各机场、航司、代理的发展定位、目标客户高度雷同,大打“价格战”、“补贴战”,难以培育出真正在国际国内市场中存在竞争力与影响力的主体,行业整体的发展质量并未得到非常明显提升。
因此,为促进行业实现量质同增,建议从更高层面、从全局层面看待和理解航空物流本质属性,并基于此,合力推动行业统一共识,共同协力增强行业整体竞争力,更好的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
从业务属性看,航空物流是以飞机为载具完成货物远程位移,并衔接其他运输方式实现货物综合性、一站式运输的服务方式。在高铁快运、短途快线、中程干线公里范围内货物运输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但随技术水平提升,航空运输受运价过高影响,逐步丧失市场占有率。但在1500公里及以上的长距离运输,尤其是国际、洲际运输中,航空运输凭借其安全、快捷、不受地面条件限制的特点,仍占了重要地位,特别是在体积小、价值高的贵重、鲜活商品及需要快速交付的货物方面仍然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
从价值定位看,航空物流服务于经贸往来,与产业链供应链高度相关。维护供应链稳定方面,当前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加大,维护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稳定的要求更加迫切,但航空物流支撑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可控、稳定的作用发挥并不明显。促进地方经济方面,全球航空货运量占总量的比重仅1%,但货值占36%。根据南航大研究,每增加10万吨货邮吞吐量,可拉动属地GDP增长356亿元,这也是地方政府格外的重视航空物流的根本原因。但如果货物的流动没有带来产业的聚集,就不会形成以货促贸、以贸促产的良性互动,反而会造成补贴停航线停、货物流失的窘境。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世界正在加速形成北美、东南亚、北非等新产业集群中心,航空物流枢纽跟随产业链的转移在航线网络布局、品类拓展等方面纷纷改变,畅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尤其是中西亚、东盟等方向的航空通道建设显得很重要。
从市场主体看,上游包括航油、机场等。上游成本变动会直接影响整个航空物流价值链。中游由航司、物流服务商构成,目前综合物流服务商较少,航空物流市场单价低、竞争非常激烈。下游最重要的包含货运代理、生产型企业及电子商务平台等直接对接终端的公司,宏观经济环境、外贸形势政策居等将产生直接影响。本质上,上游、中游、下游均服务于计算机显示终端,其中航空公司、机场方投资大固定成本高,盈利空间更狭小。
综上,航空物流的本质属性大多数表现在安全、快速、灵活的运输特点,维护供应链稳定、促进地方经济、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定位,以及围绕航空公司、机场、货主等主体的功能区分和资源分配。但总的来说,衡量航空物流枢纽竞争力的根本,是看其降低运输总成本和改善运输服务的能力,归根到底即航空物流本质属性的发挥程度和层级。从目前行业发展形势看,国内市场增长逐步趋缓,航空物流的竞争力在公路、班列等冲击下逐步减弱,国际市场成为重要的增长点,增长动力大多数来源于电商货物,但与传统制造业相比,电商具有货物重量轻、价值低,回程货物难组织的特点,航线的稳定性、价值性很难保证,航空物流的运输特点、价值定位、市场格局均缺乏相应的资源配置,本质属性难以发挥,行业竞争力难以有组织、有计划的分步提升,影响了航空物流整体发展空间的拓展和质量的提升。
面向未来,我们一定要重新审视航空物流在综合交通物流中的价值作用,基于对航空物流属性的统一认识理解,推动行业加速变革转型,切实服务人民生活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
(一)回归航空物流本质,升级发展品质。截止2023年11月,我国机场完成货邮1514万吨,恢复到2019年的97.8%。在宏观环境对我国航空货物运输需求端、供给端、成本端影响下,构建系统可控、协作共赢的航空物流生态圈是行业重点课题。我们倡议一是摆脱政策依赖,持续引育市场。过去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货运发展需要依靠降成本而非补贴,因此,在各地政府“卷政策”、“卷投入”的当口,建议各行业内主体借政策补贴之势,将重心放在创新商业模式、降低物流成本、改善服务链条方面,提高综合物流服务份额,慢慢地加强市场竞争力。二是推进货站操作升级。在局方指导和监督下,加大“全流程监控、全链条追踪”等服务产品研制力度,加快延展服务链条,提高货站整体保障效率。
(二)加强航空物流产业链合作,推进协同发展。依据区域产业方向、外贸及消费需求、异地货站、包机航权等资源优势,建立航空物流协同发展生态圈。一是明确发展定位。在区域协同发展的战略视角下,明确各自发展定位,建议各方深度融入市场需求,在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寻找机会,实现协同发展。二是加强战略沟通和协作。各机场秉持开放包容、共促发展原则,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统筹配置资源,协同开拓市场,灵活运用异地货站、业务外包、管理人员输出等多元合作模式,建立区域协同发展新模式。三是放大本土资源优势。促进基地航司运力投放,打造精品航线、危险品综合服务体系等,提升航空物流对高端制造、电商等产业的服务能力。通过航空物流枢纽建设,解决企业原材料和产品全球快速流动需求,通过物流发展带动产业围绕空港集聚,通过产业集聚厚植竞争优势,进而转变为经济优势。
(三)冲出同质化竞争困境,实现差异化发展。2008年以来,航空物流公司始终没有办法摆脱航空货运市场需求周期波动,甚至长期面临10年9亏的发展困境,加之各机场物流在价值链中份额小,同质化竞争严重。因此我们倡议一是发挥区位优势,实现特色化发展。各机场围绕自身区位优势,合作布局差异化航线网络节点。以西安机场为例,全力打造中亚、西亚“空中丝绸之路”新起点,充分的发挥东西互容、南北互促的中间桥梁作用,为搭建贯通南北、连接东西、衔接欧亚、辐射全球的空中物流网络做好支撑。二是依附产业优势,实现品牌化发展。倡议各机场围绕区域内特色产业资源,不断推进服务产品向两端拓展,布局国际货运品牌专线,探索开发定制化服务产品,构建更符合区域市场特点的产品体系,为“双循环”发展格局构建、外向型经济发展贡献航空物流力量。
(四)服务客户的真实需求变化,推进流程标准再造。近年来,随着我们国家产业体系的调整和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客户对航空物流服务的品质和效率的提升提出更高要求,民航局于2023年8月发布《航空货物装卸工作规范》。基于此,倡议在基础设施及装备硬联通、规则标准及服务软联通、运营机制一体化等方面建立统一标准。一是推动货运安检标准与流程更新迭代。目前货运安检标准主要以传统大宗普货、邮件等货物类型建立,对于跨境电子商务、生鲜冷链等新兴品类的查验标准的不明确,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影响了服务效率,建议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对货物的分类分级,加大数据实时分析联动,提高查验效率。二是加快数据统计治理。基于供应链思维,完善航空物流各业务环节统计的底层逻辑和数据基础,及时准确发布航空物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服务水平等信息,增强行业治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三是完善货站治理体系建设。推动货运场站数字化发展,加强场内运行状态趋势精准监控与预测,实现各主体各单元高效协同运行。
(五)推进信息相互连通互认,资源共建共享共用。2023年6月,民航局发布《加快推进智慧民航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智慧民航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实现路径。我们倡议一是打造高效航空物流体系。推动航空物流与海关、其他运输方式标准对接、安检互认,加强重点领域信息交互联通,打造一单到底的智慧物流联运服务体系,促进物流提质降本增效。二是持续探索新技术应用。新一代技术与产业变革正在引领航空物流走向动能转换的新赛道,建议加快建设货物一码通,推进数据标准互认,实现全链条数据通路。三是鼓励海外资源共建共享。建议从行业、政府层面鼓励机场物流抱团出海,共建共享海外货站、转运中心、境外经贸合作等基础设施资源,避免资源空置及重复建设。或与在海外局部地区已形成网络优势的企业合作,实现跨境贸易货物在海外机场的集疏。
在此呼吁业内同仁,共同秉承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引领航空物流回归本质属性,重塑竞争优势,赋能属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为我国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外向型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贡献航空物流力量。(作者杨阳,西部机场集团航空物流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中国民用机场协会机场空港物流分会副主任)
上一篇:铁路货运逆势增长创下最好记录